[真题详解]
二、古代诗文阅读(35分)
(一)文言文阅读(本题共 4 小题,19分)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10~13题。
材料一:
王元入蜀求救,嚣将妻子亡西城。帝诏告嚣曰:“若束手自诣,父子相见,保无他也。”嚣终不降。于是诛其子恂,使吴汉围西城。车驾东归。月余,嚣益穷困。其大将王捷在戎丘,登城呼汉军曰:“为隗王城守者,皆必死无二心!愿诸军亟罢,请自杀以明之。”遂自刎颈死。数月,王元等将蜀救兵五千余人,乘高卒至,鼓噪大呼曰:“百万之众方至!”汉军大惊,未及成陈,元等决围,殊死战,遂得入城,迎嚣归冀。会吴汉等食尽退去,于是安定、天水、陇西复反为嚣。九年春,嚣病且饿,恚愤而死。王元立嚣少子纯为王。及辅威将军臧宫破延岑,元举众诣宫降。十八年,纯与宾客数十骑亡入胡,至武威,捕得,诛之。
(节选自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)
材料二:
隗嚣谋畔汉,马援劝止之甚力,而其将王元曰:“今天水全富,士马最强,案秦旧迹,表里河山。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。”嚣反遂决,至于父子不得其死,元竟降汉。隋文帝伐陈,大军临江,都官尚书孔范言于陈后主曰:“长江天埑,古以为限隔南北,今日虏军岂能飞度邪?臣每患官卑,虏若渡江,臣定作太尉公矣。”或妄言北军马死,范曰:“此是我马,何为而死?”帝笑以为然,故不为深备。已而国亡,范身窜远裔。唐元宗有克复中原之志,及下南闽,意以谓诸国可指麾而定,而事力穷薄,且无良将。魏岑因侍宴言:“臣少游元城,好其风物,陛下平中原,臣独乞任魏州。”元宗许之。岑趋墀下拜谢。人皆以为佞。孟蜀通奏使王昭远,居常好大言,闻王师入讨,对宾客挼手言:“此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。”不两月蜀亡,昭远为俘。此四臣之佞,本为爵禄及一时容悦而己,亦可悲哉!
(节选自洪迈《容斋随笔·大言误国》)
10.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,请用“/”标示出来。(3分)
此 送 死 来 尔 乘 此 逐 北 遂 定 中 原 不 烦 再 举 也。
【答案】此送死来尔/乘此逐北/遂定中原/不烦再举也。
【解析】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。句意:这是来送死罢了。乘此机会北伐,就能平定中原,不用麻烦再次用兵了。“此……尔”,表判断,后面断开;“乘此逐北”,偏正结构,句意完整,单独成句;“遂定中原”,“中原”作“定”的宾语,后面断开;“不烦再举也”,“不”作为否定副词,放在句首前面断开。
【评分参考】每涂对一处给1分。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。
11.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,正确的一项是( ) (3 分)
A.“嚣益穷困”与“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”(《荆轲刺秦王》)两句的“穷”字含义不同。
B.“乘高卒至”与“因利乘便,宰割天下,分裂山河”(《过秦论》)两句中的“乘”字含义相同。
C.“隗嚣谋畔汉”与“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”(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)两句中的“畔”字含义不同。
D.“岑趋墀下拜谢”与“哙拜谢,起,立而饮之”(《鸿门宴》)两句中的“谢”字含义相同。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言实词的能力。A.错误。两个“穷”字含义相同:都是“处境困窘”“走投无路”的意思。句意:隗嚣更加窘迫/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。B.错误。两个“乘”字含义不同:第一个“乘”是“登上”的意思,第二个“乘”是“趁”的意思。句意:登上高处突然赶到/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,割取天下的土地,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。C.错误。两个“畔”字含义相同:都通“叛”,是“背叛”的意思。句意:隗嚣谋划叛汉/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,连身边的亲人都会背叛他。D.正确。都是“感谢”的意思。句意:魏岑快步到台阶下拜谢/樊哙拜谢后,起身,站着把酒喝了。故选D。
12.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 (3分)
A.王捷是隗嚣手下的战将,他登城高呼,以悲壮的自杀方式来表明守城的决心和对隗嚣的忠心,希望汉军能够立刻停止攻城。
B.趁汉军还没来得及摆下阵形时,王元等人率领救兵五千余人冲破城围,殊死奋战,最终进城迎接隗嚣回冀,汉军也因此撤退。
C.唐元宗攻下南闽之后,没有意识到自己力量薄弱且无良将的现实,反而认为各国极易平定,而魏岑又投其所好,迎合于他。
D.王元、孔范、魏岑、王昭远说大话蒙蔽君王,只是为了自己的爵禄和博取君王的一时欢心,君王应该明察其言,切勿轻信。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的能力。B.“汉军也因此撤退”错误,材料一说的是“会吴汉等食尽退去”,即汉军撤退的原因是“食尽”。故选B。
13.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10 分)
(1)嚣将妻子亡西城。帝诏告嚣曰:“若束手自诣,父子相见,保无他也。(5分)
【参考翻译】隗嚣带领妻子儿女逃跑到西城。光武帝发布诏书晓喻隗嚣说:“如果捆起手自己前来投降,那么父子相见,保证不会有其他事。”
【评分参考】关键词“将”,带领;“妻了”,妻子儿女;“亡”,逃跑;“诣”,前来。。
(2)帝笑以为然,故不为深备。已而国亡,范身窜远裔。(5分)
【参考翻译】陈后主笑着,也认为是这样,所以不为作战做充分准备。不久陈朝灭亡,孔范自己也被放逐到边远的地方。
【评分参考】关键词“然”,正确,是这样;“已而”,不久;“窜”,放逐;“远裔”,边远的地方。
[挖空练习]
材料一:
王元入蜀求救,嚣将(带领)妻子亡(逃跑)西城。帝诏告(发布诏书晓谕)嚣曰:“若束手自诣(来到,指投降),父子相见,保(保证)无他也。”嚣终不降。于是诛其子恂,使(派遣)吴汉围西城。车驾(本指马驾的车,也解释为帝王坐的车,也用作帝王的代称)东(名作状,向东)归。月余,嚣益穷困(窘迫)。其大将王捷在戎丘,登城呼(喊话)汉军曰:“为隗王城守(指守城)者,皆必死无二心!愿诸军亟(赶快)罢,请(请允许我)自杀以明(表明,证明)之。”遂自刎颈死。数月,王元等将(率领)蜀救兵五千余人,乘高(登到高处)卒(猝,突然)至,鼓噪大呼曰:“百万之众方(刚)至!”汉军大惊,未及成陈(摆开阵列),元等决围(突破城围),殊死战,遂(于是)得入城,迎嚣归冀(冀州)。会(恰逢)吴汉等食尽(粮尽)退去,于是安定、天水、陇西复反为嚣。九年春,嚣病且(又)饿,恚愤而死。王元立(拥立)嚣少子纯为王。及(等到)辅威将军臧宫破延岑,元举(带领)众诣(到)宫降(投降)。十八年,纯与宾客数十骑亡入(逃往)胡,至武威,捕得,诛之。
材料二:
隗嚣谋畔(通“叛”)汉,马援劝止之甚力(极力),而其将王元曰:“今天水全富(十分富裕),士马最强,案(按,按照)秦旧迹,表里河山(意思是外有大河,内有高山。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)。元请以一丸泥(用一小团小泥丸就可把函谷关封闭住,后遂以“函谷丸”指称易守难攻的函谷关)为大王东封函谷关。”嚣反(反叛)遂决(决定),至于父子不得其死,元竟(最终)降汉。隋文帝伐陈,大军临江,都官尚书孔范言于陈后主曰:“长江天埑,古以为限(界限)隔南北,今日虏军(敌军)岂能飞度邪?臣每(常常)患(担忧)官卑(官位低微),虏若渡江,臣定作(担任)太尉公矣。”或妄言北军马死,范曰:“此是我马,何为而死?”帝笑以为然(这样,正确),故不为深备(充分准备)。已而(不久)国亡,范身窜(逃亡;隐藏)远裔。唐元宗有克复(收复)中原之志,及下(攻下)南闽,意(内心)以谓诸国可指麾而定(一经安排调遣,局势就立刻可以平定,比喻作战不费气力便可取得胜利),而事力穷薄(弱小),且无良将。魏岑因(趁)侍宴言:“臣少游元城,好其风物(风俗物产),陛下平中原,臣独乞任(委任为)魏州。”元宗许之。岑趋(快步走)墀(台阶)下拜谢。人皆以为佞。孟蜀通奏使王昭远,居(平常)常好大言(说大话),闻王师入讨,对宾客挼手(搓手)言:“此送死来尔,乘此逐北(指北伐),遂定中原,不烦再举(再次用兵)也。”不两月蜀亡,昭远为俘。此四臣之佞(花言巧语),本为爵禄及一时容悦(博君主欢心)而己,亦可悲哉!
[参考译文]
材料一:
王元去蜀国求救,隗嚣带领妻子儿女逃跑到西城。光武帝发布诏书晓喻隗嚣说:“如果捆起手自己前来投降,那么父子相见,保证不会有其他事。”隗嚣最终不肯投降。于是(光武帝)杀了隗嚣的儿子隗峋,派遣吴汉围攻西城。光武帝东归。一个多月后,隗嚣更加窘迫。他的大将王捷在戎丘,登上城楼向汉军喊话说:“为隗王守城的将士,都怀有必死之志,绝无二心!希望你们赶快停止攻城,请让我用自杀的方式来证明我说的话。”于是自刎而死。数月后,王元等率领蜀救兵五千多人,登上高处突然赶到,击鼓大呼道:“百万大军刚到!”汉军大惊,还没有来得及排开阵势,王元等就冲破城围,拼死力战,于是得以进城,迎隗嚣回冀。恰好吴汉等因粮尽撤退离开,于是安定、天水、陇西又反过来归附隗器。建武九年(33年)春,隗嚣又病又饿,最终愤恨而死。王元立隗嚣少子隗纯为王。等到辅威将军臧宫攻破延岑,王元带领众人向臧宫投降。建武十八年(42年),隗纯与宾客数十骑逃亡入胡,至武威,被捕捉,杀了。
材料二:
隗嚣谋划叛汉,马援极力劝说、阻止,而其部将王元说:“现在天水十分富裕,兵强马壮,(我们)应该按照秦人的做法,凭借表里山河称王图霸。请允许我率一小部人马为大王您往东封闭函谷关。”隗嚣反叛的决心于是下定,以至到了父子不得善终的地步,王元最终也投降了汉朝。隋文帝征伐陈朝,大军临江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:“长江天险,自古以来就阻隔着南方和北方,现在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?我常常担忧我的官位低下,敌军如果渡江,我一定能够当上太尉公。”有人妄说隋军的战马死了,孔范说:“这是我的马,为什么死了呢?”陈后主笑着,也认为是这样,所以不为作战做充分准备。不久陈朝灭亡,孔范自芭也被放逐到边远的地方。唐元宗有攻克、收复中原的志向,等到攻下南闽,心中认为各国可以指麾而定,然面实力弱小,并且没有一员良将。魏岑在宴会上对元宗说:“我年轻时游过元城,喜欢那里的风俗物产,陛下您平定了中原.我单单请求委任我做魏州的地方官。”元宗答应了。魏岑快步到台阶下拜谢。世人都认为这是奸佞之言。后蜀的通奏使王昭远,平常好说大话,听到宋军来攻,搓着手对宾客说:“这是来送死罢了。乘此机会北伐,就能平定中原,不用麻烦再次用兵了。”不到两个月,蜀灭亡了,王昭远被俘。这四人的花言巧语,本来是为了爵禄和博得国君的一时欢心,(国君居然轻信他们,)也太可悲了!
上一篇:啤酒节可不只有啤酒,“聚崂山”系列预热活动启动,一起参与吧!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2015-2023 京津冀经济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