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维的《鹿柴》是其山水诗的代表作,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”,以简洁精炼的文字直抵自然的静美之境,于幽深的氛围中折射出禅味之机,令人有超然忘世之感,被视为诗中有画的佳制而受到历代诗人、评论家的赞誉。如李东阳《麓堂诗话》即举其为“诗贵意,意贵远不贵近,贵淡不贵浓。浓而近者易识,淡而远者难知”的绝佳例证。
元代赵孟頫临王维《辋川图》局部,现藏大英博物馆
从文字来看,《鹿柴》确乎较为简单,过去的注者往往对其笺释寥寥(如《王右丞集笺注》《王维集校注》等),可见他们都不认为此诗有多少难以理解之处。其篇幅短小,韵味悠长又易于记诵,因此被多种语文教材所收录,课本中的注解也往往延续前人,即仅对“柴”与“返景”略作说明,总之,在中文世界中,我们认为即使对小学生而言,它也是一篇平白如话、毋庸过多解释的作品。
(资料图)
然而,恰恰是被视为文字简单的《鹿柴》,经由语言转换后,便仿佛字字都滋生了问题,流畅自然的诗句在翻译过程中凸显出其微妙与复杂之处,不同译者的处理方式唤起我们对耳熟能详的语言重新加以审视。艾略特·温伯格《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》中枚举了此诗的不同西译版本。
不妨先看译者们对标题的处理。按照过去常见的解释,“鹿柴”自然指有篱障栅栏的养鹿之所,是辋川中一个平平无奇的地方,但温伯格提示我们:“鹿柴,是一个地名,与伊利诺伊州地图上的Deer Grove(鹿林)意思差不多。可能暗指鹿野苑,那是佛经里释迦牟尼初次布道的地方。”在此基础上,弗莱彻将其翻译为The form of the Deer,显然是希望在西方语汇中还原这种多义性,所谓的“鹿之巢穴”除了是鹿的休憩之地外,也令人想到:“弗莱彻以form的巢意来对等‘柴’,同时暗用了另一个意义,柏拉图的‘理念’。这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词。柏拉图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理念。现实里的万事万物都是完美理念之分有与投影。”尤其是参照他对复照青苔上令人困惑的处理——And in their reflection green mosses appear,也隐约流露着柏拉图意味的尝试,“如果their(它们)指青苔,那么appear(显现)的就是青苔自身(理念)的映照”,他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力图还原诗歌中的这种哲学意味。
而力图呈现王维诗作与佛教关系的译者,往往将标题译为Deer-Park Hermitage,Deer Forest Hermitage,或Deer Wattle(Hermitage),特别标明的Hermitage(兰若)引人注意,这一佛教词汇常指寂静之处或空闲之所,后来多被用作佛寺的代称,这种翻译凸显了王维诗歌中的佛学内涵,只是在王氏笔下此种意境是如盐入水的消融式体会,禅境介乎若有若无之间,作者着重以风景描写流露禅意,而译者对Hermitage的强调固化了原诗的隐约感,便少了几分淡远的韵味。
当然,也有译者聚焦于“柴”而非禅意者,如The Deer Enclosure便是颇为西化的直译,enclosure具有圈占性,突出了西方式的人工性和目的性,而“柴”字更多野趣。也有使用fence(栅栏)的,它在某种程度上比park或enclosure更为贴合原意,后来的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便继承了此种翻译策略。这些对标题的不同译法,无疑可以增进我们对“鹿柴”一词的理解。
再看开篇的“空山”二字。过去,我们一般认为它是“幽深少人的山林”,这在唐人笔下颇为常见,如韦应物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的“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行迹”,白居易《香山寺》的“空山寂静老夫闲,伴鸟随云往复还”均是此种用法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“空”的复杂含义,它可以指一种似乎无所有同时又可以有所有的状态,即在虚实有无之间的不确定性,尤其是佛教传入,它可以指涉“万物从因缘生,没有固定,虚幻不实”,即《维摩经》所说的“色即是空,非色灭空,色性自空”,而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又云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,此间“空”与“色”的关系便颇暧昧含混,复杂难辨。同时,在本土语意上,道家也常用“空”来代指虚静之性。因此,汉语“空”常常有未必真“空”的玄妙意味,进入西方语言体系后,则颇难找到对应的表述,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,这种“空”的山,究竟应当“空”到何种程度?
一般的译者常常以empty hill/hills或empty mountain/mountains来指代“空山”,且不说hills与mountains之间有“山丘”与“山岳”的概念区分,即empty所代表的with no people or things inside还是显得过分质实,终究与汉语“空”的多义性有所差异。与此相似的是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和deserted hill的译法,在这些文本之中,哲学式的“空山”转变为了实证式的“荒山”,弱化了原作的禅理性,宇文所安的译本也是这样处理的,只是用了复数形式的deserted hills,使诗歌描写的景象似乎更为荒凉和模糊。此外,也有译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,用So lone seem the hills和lonely mountain来指涉空山,但“寂寞”的情感性多少冲淡了王维诗中以佛道思想为精神旨归的超然意蕴。可见在西语世界中,如何将这种空得恰到好处的“空山”意味表述出来,是颇为困难的。
确实如艾略特·温伯格提示我们的:“完美的对应是罕见的。”翻译成品与原作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罅隙,而这些罅隙本身颇具价值,通过对它们的凝视,有助于我们发现诸多过去由于阅读惯性所忽略的问题,进而重新感受和体悟古典诗歌用字造句的精微。
作者:王春 上海大学文学院
编辑:陈韶旭
责任编辑:李纯一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2015-2023 京津冀经济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